癌癥,全世界的人民公敵,發病原因復雜,經常被看作是遺傳因素和生活環境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2016年,一項北歐雙胞胎研究報告(Nordic Twin's Study)在經過長達32年隨訪、對20萬對雙胞胎進行研究后指出,癌癥的遺傳率預估為33%,該研究還揭示了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癌等一系列癌癥的遺傳風險。
癌癥,全世界的人民公敵,發病原因復雜,經常被看作是遺傳因素和生活環境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2016年,一項北歐雙胞胎研究報告(Nordic Twin's Study)在經過長達32年隨訪、對20萬對雙胞胎進行研究后指出,癌癥的遺傳率預估為33%,該研究還揭示了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癌等一系列癌癥的遺傳風險。
而我們都知道,吸煙、酗酒、肥胖、缺乏體育活動等在內的不健康生活方式,都會增加患癌風險。超過40%的癌癥病例和死亡都歸因于潛在的可變風險因素,這些風險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近日,南京醫科大學研究團隊在美國癌癥研究學會(AACR)旗下雜志 Cancer Research 上發表了最新研究,題目為“Genetic Risk for Overall Cancer and the Benefit of Adherence to a Healthy Lifestyle”。該項研究構建了一套發病率加權的總體癌癥多基因風險評分(CPRS),并通過分析指出,遺傳風險和健康生活方式會共同影響癌癥發病風險,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將能夠降低癌癥患病風險。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團隊根據20種特定部位癌癥PRS和721個單核苷酸多態性位點(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構建了一套發病率加權的總體癌癥多基因風險評分(CPRS),并對CPRS在預測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UKB)樣本總體癌癥風險方面的有效性、健康生活方式與不同遺傳風險群體總體癌癥風險降低的關聯程度等方向進行了評估。
此次研究共計將442501名參與者納入最終分析,其中包括202842名男性和239659名女性。在中位隨訪7.07年期間,共有26320例癌癥病例,其中男性13480例,女性12840例。樣本均來源于UKB。
研究結果顯示,樣本中97.17%的參與者(429984/442501)至少有一種癌癥的高遺傳風險。而在對特定性別CPRS與總體癌癥風險的相關性進行研究后,與未患癌的參與者相比,罹患癌癥的參與者CPRS更高,而CPRS更高的參與者不論在男性還是女性中,都更易患多種癌癥。
那么,生活方式因素與癌癥風險又會呈現怎樣的相關性呢?研究人員將不吸煙、不酗酒、正常BMI值、規律的體育鍛煉、健康飲食5種生活方式因素納入其中,接著將個體分為良好(4-5個健康生活方式因素)、中等(2-3個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和不良(0-1個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3類類別,在UKB樣本中,大多數參與者會有其中2-3種健康生活習慣。研究顯示,所有五種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均與總體癌癥風險顯著相關,在男性和女性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素與總體癌癥風險呈相似的梯度增加。
接著,研究人員將目光對準遺傳和生活方式因素對總體癌癥風險的聯合效應與相互作用,研究顯示,在具有高遺傳風險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參與者中,一年內男性每100000人的總體癌癥發病率估計為1545.90(95%CI,1456.93–1638.81),女性為1199.99(95%CI,1116.92–1287.57),而在具有低遺傳風險和有良好生活方式的參與者中,男性為478.88(95%CI,393.36–577.37),女性為536.01(95%CI,468.41–610.58)。這表明,高遺傳風險+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癌風險將更高。
若不良生活方式會影響患癌風險,那堅持健康生活方式會影響癌癥的總發病率嗎?在以不良生活方式作為參照組的進一步分層分析中,研究指出,在遺傳風險組中,良好的生活方式與較低的癌癥發病風險顯著相關。在高遺傳風險的參與者中,不良生活方式的男性和女性群體,其標準化5年癌癥發病率分別為7.23%和5.77%,而生活方式良好的男性和女性則分別為5.51%和3.69%。在低遺傳風險的參與者中,標準化5年癌癥發病率分別從不良生活方式男性和女性的4.14%和3.42%下降到生活方式良好男性和女性的2.24%和2.53%。
總而言之,此項研究表明,很少有人可以免于任何癌癥的高遺傳風險,而遺傳風險和健康生活方式將會共同影響癌癥的發病風險,同時,CPRS可以提高一個人對其遺傳性癌癥易感性的整體認識,并鼓勵他們參與精準預防策略。這項研究也同樣證明,改善食物和生活環境,頒布有關煙草控制和酒精限制的公共政策,對于減輕普通人群的癌癥負擔至關重要。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17-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