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內膽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A)的預后不佳,很大原因是由于診斷不夠及時造成的,因此iCCA的早期診斷和及早治療是提高疾病治愈效果的必要條件,但有關肝內膽管癌前體病變的起始和發展的信息有限。
肝內膽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A)的預后不佳,很大原因是由于診斷不夠及時造成的,因此iCCA的早期診斷和及早治療是提高疾病治愈效果的必要條件,但有關肝內膽管癌前體病變的起始和發展的信息有限。近日,來自比利時魯汶大學的Frédéric P. Lemaigre團隊在Hepatology雜志上發表題為A novel mouse model of cholangiocarcinoma uncovers a role for Tensin-4 in tumor progression 的文章,稱開發了一種新的小鼠模型,很好地再現了人類iCCA腫瘤發生,并發現了TNS4在腫瘤進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使用真實再現人類腫瘤發生過程的實驗模型來識別驅動癌前病變形成及其向侵襲性腫瘤發展的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為此,作者建立了一種新的小鼠模型,該模型結合了膽管細胞特異性表達的KrasG12D和DDC (3,5-diethoxycarbonyl-1,4-dihydrocollidine)飲食誘導的炎癥反應。結果顯示,在膽管細胞中表達KrasG12D并飼喂DDC飲食的小鼠發生了膽管炎、導管增生、導管內乳頭狀腫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s of bile ducts, IPNBs)和最終的iCCA。與人類iCCA一致,MAPK, AKT, Notch, TGF?和ERBB信號通路在該小鼠模型腫瘤發生過程中同樣均被激活。上述結果表明該模型可以成功模擬膽管炎患者中iCCA的發展。
為了深入了解腫瘤進展的機制,我們研究了該小鼠腫瘤模型中的導管增生、IPNBs和iCCAs的轉錄組學。發現IPNB和iCCAs的表達譜非常相似,支持iCCA來源于IPNBs。作者進一步對兩者的差異基因進行了研究,發現粘著斑蛋白(focal adhesion protein) TNS4在小鼠模型和人類iCCAs中均明顯高表達,表明Tensin-4可能在iCCAs進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進一步研究證明KRAS可以通過SOX17來轉錄上調TNS4的表達,過表達TNS4可以促進細胞的增殖和遷移以及腫瘤的生長。且SOX17和TNS4在人腫瘤樣本中的表達具有正相關。
綜上,該研究彌補了目前iCCAs小鼠模型的不足,利用新建立的模型,鑒定到KRAS-SOX17-TNS4信號軸在iCCAs中的作用,為臨床靶點選擇提供了理論基礎。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17-0056